
Al Weiss是太平洋大学教育技术和课程创新中心的创始主任,他支持并领导了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和学习的倡议。
自1992年以来,他一直从事技术教学,当时他用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程序帮助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教授数学和科学技能。从那时起,他在许多不同的教室和环境中使用了技术,包括夏威夷的一所小学,日本的一所初中,以及教授各种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最近,他协调了伊利诺伊大学校园范围内电子学习平台的教学发展和教师支持计划。他还在区域和国家会议上就电子学习进行了多次研讨会和演讲,并发表了关于虚拟学习环境和游戏的文章。
在空闲时间,Al喜欢和家人一起探索户外美景,如果他不在办公室,你可能会在西北的海滩、小径或滑雪场找到他。
专业及研究兴趣
电子学习数字修辞和读写混合学习在线学习Moodle在线和教育游戏
出版物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昆克尔,玛丽塔(出版中)。可持续的公共资源:将多模态构图和数字媒体制作引入太平洋大学(物理)中心。在罗素·卡彭特,理查德·赛尔夫,肖恩·阿波斯特尔和克里斯蒂·阿波斯特尔(编),下一代和可持续学习空间。洛根,UT:计算机和合成数字出版社。
华,兰,古德温,丹尼斯,和魏斯,阿尔弗雷德(2013)。传统的与混合的药理学学习。验光教育39(1),28-34。
Alfred Weiss & Tettegah, Sharon,(2012)。《魔兽世界》中的种族和学习。国际游戏与计算机中介模拟学报,4(4),33-44。
魏斯,阿尔弗雷德(2010)。如果墙壁能回应:第二人生的对话空间。在Sharon Tettegah和Cynthia Calogne(编),虚拟环境中的身份,学习和支持,波士顿:SensePublishers。
Varvel, Virgil & Weiss, Alfred(2010)。结论。在Sharon Tettegah和Cynthia Calogne(编),虚拟环境中的身份,学习和支持,波士顿:SensePublishers。
魏斯,阿尔弗雷德(2007)。创建无处不在的教室:整合物理和虚拟学习空间。国际学习学报,14(3),78-84。
魏斯,阿尔弗雷德(2005)。把课堂材料放到网上。教学及其评价:资源手册。伊利诺伊大学卓越教学中心:厄巴纳香槟分校。
会议演讲
Weiss, Alfred, Piataova, Tatiana和Baird, Robert,“通过课程特定作业促进跨学科的数字和媒体素养”,新媒体联盟夏季会议上的创意实验室,2014年6月19日。
Weiss Alfred,“新媒体公地:将多模式组合和数字媒体制作带到太平洋(物理)中心”,在无处不在的学习会议上的演讲,厄巴纳-香槟,2012年10月13日。
魏斯·阿尔弗雷德,作曲2.0。多模态、参与与融合的修辞学。2011年11月11日,伯克利,泛在学习会议上的特邀全体演讲。
魏斯,阿尔弗雷德,<跨课程映射>2011年9月24日,在俄勒冈州塞勒姆举行的俄勒冈技术教育网络(OTEN)灵感会议上的演讲。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罗伯特·贝尔德。“写作2.0:透过多模态论文与作业,强化知识发现与修辞技巧”2011年2月16日,华盛顿,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年度会议海报展区。
Calongne, Cynthia, Sharon Tettegah & Alfred Weiss。“云中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受邀在“未来即是现在:虚拟世界中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发表主题演讲。朱诺公园在创新信息岛在第二人生。2010年3月5日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罗伯特·贝尔德。WAC 2.0:重新思考参与式网络时代的课程写作。在Educause学习倡议年会上的演讲:Web 2.0世界的学习环境。奥斯汀,2010年1月21日。
维斯,阿尔弗雷德。《LMS盒子里的教学》2009年12月6日,波士顿,普适性学习会议上的特邀全体演讲。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罗伯特·贝尔德。“课程写作2.0:重新思考参与式网络时代的课程写作”。在泛在学习会议上的演讲,芝加哥,2008年11月17日。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罗伯特·贝尔德。“课程写作2.0”。2008年3月18日在芝加哥中西部教育地区会议上的演讲。
兰金,哈迪和阿尔弗雷德·韦斯。协作:解决可访问性问题的新方法在黑板世界,波士顿,2007年7月11日的演讲。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罗伯特·贝尔德。“跨学习管理系统写作”。2007年7月12日,波士顿,黑板世界演讲。
维斯阿尔弗雷德。“创造无处不在的教室。”2007年6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国际学习会议上的虚拟演讲。
魏斯,阿尔弗雷德和米尔斯,道格。“课件时代和web2.0时代的教师发展”2006年11月6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CIC学习技术会议,“跳出CMS的框框思考”小组讨论。
Weiss, Alfred & Yfantis, Konstantinos。“利用在线技术来教授(非常)大班。”在IMPACT 2006,芝加哥,2006年7月14日的演讲。